中文注册
登录
论坛
个人家园
群组
日志
留学生论坛
搜索
帮助
导航
对联论坛-菜子园文学网
»
灌水池
»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这13个关键知识点记得要掌握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发新话题
发布投票
发布悬赏
发布辩论
发布活动
发布视频
发布商品
完璧归赵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完璧归赵
当前离线
UID
1919
帖子
762
精华
0
菜地
3810
菜籽
3810
菜种
0
阅读权限
90
在线时间
4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4-12
最后登录
2021-8-30
闲情逸致菜场主
楼主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4-24 14:48
|
只看该作者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这13个关键知识点记得要掌握
阅读理解在语文考试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不少学生会在阅读理解上失分过多。如何做阅读理解题?如何尽量拿到高分?下面北京新东方小学全科教育老师总结的这些知识点一定要掌握!
01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拟人(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便于抒情;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利于表达作者情感。
夸张:使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引发人们的想象。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内容上表意凝练,概括力强,抒情酣畅。
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加强语气;叙事透辟,条理清晰,利于抒情。
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多次强调,增强表达效果,突出主旨。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释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设问:自问自答,突出文章内容;吸引读者,引发读者思考。
反问:增强语气,强化情感。
引用:增强文章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和说服力。
双关:使语言幽默;适应语境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增强文章表现力。
反语:正话反说,显得幽默讽刺。
02
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象征:引申事理,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强化思想感情;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曲折含蓄。
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引发好奇,使文章曲折有波澜;感情铺垫,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情感。
托物言志:在对事物的描绘过程中寄托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理念。
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虚实结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刻画人物性格更鲜明,凸显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主旨。
动静结合:以静衬动或以动衬静,起烘托作用。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具震撼力。
渲染烘托: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
联想想象:丰富文章内容;使形象更为生动形象;增添文章艺术表现力。
反语(反讽):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情感或讽刺语气;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03
叙述方式
顺叙: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叙述。
倒叙:突出事件的结局,制造悬念。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丰富。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
04
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给读者以真实感,使文章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表达思想情感,增强文章真实性。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和对话,拉近与读者或对话者的感情距离;用于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
第三人称:比较直接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客观叙述。
05
抒情方式/手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
06
表达方式
叙述(顺叙、倒叙、插叙)
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
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说明: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举列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议论:议论文的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方法有举例/事实论证、道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07
描写
人物描写
正面描写: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神态描写;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的小细节,尤其是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准确传神,形象鲜明)。
侧面描写:不直接写人、物本身,而是通过他人对主体的感受与评价从侧面来突出主体的特征。如三月不知肉味,绕梁三日。
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作用:①照应前后文、标题;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感;③衬托(正衬、反衬)主体;④表现、突出主题;⑤展示人物活动背景或社会背景;⑥对下文的议论、描写、抒情做铺垫;⑦预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
景物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点面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高低远近声色结合;视觉、嗅觉、听觉多角度写景;对比。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场景描写
摄取一个有意义的生活场景或自然景观,采用各种修辞手法,把所看到、听到、想到的写下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白描
用最简练、最节省的文字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或描绘一幅画面;用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简洁传神。
08
取材(选材)构思的特点
详略得当:最能体现主题的内容细致描述,与主题联系不是十分紧密的粗略描述。
以小见大:从生活中的细小事物或场景入手,表现重大的主题。
点面结合:既有整个横切面,又有具体详细的事例个案(点)。
典型/新颖:典型:创造典型人物,描写典型场景;新颖:推陈出新。
旁征博引:材料丰富,论据详实,有掉书袋的嫌疑。
虚实结合(以虚写实):眼前之景与事为实,联想与想象的景与事为虚,尤其是回忆、梦境等,作者常通过以虚写实的方式来形成一种虚实的对比与映衬。
09
标题的作用
标题的内容作用:点明中心事件、主体情感、主旨;点明话题、事件、背景。
标题的结构作用:行文线索(叙事、抒情的线索),贯穿全文。
标题的形式作用:从修辞、句式、用词等方面分析,作用有形象、突出、醒目、新颖、设置悬念等。
10
文章的线索
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
以人(人物的活动)为线索
以物(事物的得失)为线索
以事(事件的前因后果)为线索
以理(所要阐述的道理)为线索
以情感(情感的变化)为线索
以空间位置的变化为线索
线索的作用:贯穿/组织全文
11
文中关键句段的赏析
起始句/段(位于文章开头或段落首句)对下文或全文的作用
交代时间、地点、背景或渲染氛围,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先言他人、他物、他事,以此引出所写之主体人、物、事);
描述某场景、现象,为后文的议论、抒情做依托,相互照应;
与下文作对比、反衬,使后文内容更突出;
引发读者好奇心,吸引读者兴趣,激发读者阅读下文的欲望;设置悬念,引发思考;
开篇点题,照应题目;
总领全文。
过渡句/段(在文章中间或段落中间)的作用
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内容上:点明中心(主旨)。
结尾句/段(在文章或段落结尾)的作用
结构上:总结全文;呼应开头(标题),前后呼应。
内容上:篇末点题,点明题旨;深化中心(主题)。
如果结尾句委婉含蓄,则其作用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暗示主题;强化作者感情。
12
引用的作用
证明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充实论据,丰富内容,深化文章主题;
增强文章文化底蕴,增强感染力;
点明题意,文题对应。
13
文章的结构方式
总分式:包括“分—总”“总—分—总”式。
递进式:逐层深入形成递进。
并列式:分几方面介绍,形成并列。
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一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
收藏
分享
评分
回复
引用
订阅
TOP
返回列表
娱乐厅
菜园
风雅园
谐趣园
对联万花筒
花园
格律诗词
新诗花语
撞油坊
诗词百家堂
果园
散文
小说
玄幻小说
奇幻小说
武侠小说
仙侠小说
科幻小说
穿越小说
架空小说
历史小说
都市小说
言情小说
同人小说
耽美小说
重生小说
种田小说
总裁小说
高干小说
后宫小说
校园小说
女尊小说
女强小说
灵异小说
悬疑小说
茶楼
菜子园故事
书画村
神仙考志
草棚
会客厅
娱乐厅
灌水池
娃娃菜
大堂
记录
相册
投票
活动
分享
热闹
空间日志
新浪博客
国外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