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五音百科名片

【转】
《洪武正韵》31声类的五音韵图
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徵、羽。“人含五常而生,声有五音,宫、商、角、徵、羽”。因此五音也代指汉语的发音。在汉代,五音配以五行对应了土金水木火以及中西北东南。在汉语音韵学中,五音代指汉语声母的调音位置和调音方法,包括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音对朝鲜和日本的音韵体系影响很大。
[编辑本段]
简介
  五音亦称“五声”。指中国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五音中各相邻两音间的音程,除角和徵、羽和宫(高八度的宫)之间为小三度外,余均为大二度[1] 。正如《管子·地员》载:“凡听羽(yoh)如鸣马在野,凡听宫(kiung)如牛鸣窌中,凡听商(sjang)如离群羊,凡听角(kruk)如雉登木以鸣,音疾以清。”

  五音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后叫合、四、乙、尺、工。五音在音韵学上指五类声母的五类发音部位,即喉音、牙音、舌音、齿音和唇音[2]。沈括《梦溪笔谈》云:“切韵家唇齿牙舌喉为宫商角徵羽”。根据《七音略》和《韵镜·凡例》的记载,宫商角徵羽与中古汉语声母三十六字母存在如下对应关系:

   宫 喉音 晓[h] 匣[ɣ]

  影[Ø] 喩[j]
角 牙音 见[k] 溪[kh] 群[g] 疑[ŋ]
徵 舌音 端[t] 透[th] 定[d] 泥[n]
商 齿音 精[ts] 清[tsh] 从[dz] 心[s] 邪[z]
羽 唇音 帮[p] 滂[ph] 并[b] 名[m]

  非[f] 敷[fh] 奉[v] 微[ɱ]
半徵 半舌音 来[l]
半商 半齿音 日[ʝ̃]


  对上图,《七音略》解释到:“宋郑樵所撰通志二十略之一,为分析字音之书。在等韵学著作中,与韵镜并为最早之韵图。其书本於胡僧之七音韵鉴而作,先列谐声制字六图,一为正声协声同谐图,二为声音俱谐图,三为音谐声不谐图,四为一声谐二音图,五为一音谐二声图,六为一音谐三声图。所谓声者平上去入四声也,所谓音者宫、商、角、徵、羽、半徵、半商七音也。次列内外转四十二图,每图纵立平上去入四声,横列七音。以影喻晓匣属宫,即喉音也;以见溪群疑属角,即牙音也;以端透定泥知彻澄娘属徵,即舌音也;以帮滂并明非敷奉微属羽,即脣音也;以来为半徵,即半舌音也;以日为半商,即半齿音也。四声之中,又各分四等,广韵二百六部之韵目即分列於四声各等之後。图中各格所列之字,纵必与七音三十六母之一同母,横必与四声二百六韵之一同韵。每图之後,又必注明其轻重,有重中重、重中轻、轻中重、轻中轻、重中轻(内重)、轻中重(内轻)、重中重(内重)、重中轻(内轻)、轻中轻(内轻)诸别。而不注明开合与清浊,颇与韵镜不同。”

  
辨字五音法

  《广韵》末附有“辩字五音法”:“凡呼吸文字即有五音:唇声、舌声、牙声、喉声、齿声等。”《宋本玉篇》所附释神珙的《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中的“五音声论”将“五音”与“五方”挂钩:“东方喉声,南方齿声,中央牙声,西方舌声,北方羽声”。《切韵指掌图》所附“辨五音例”将音韵的“五音”与“五行”和音律的“五音”挂钩:“欲知宫,舌居中喉音;欲知商,开口张齿头正齿;欲知角,舌缩却牙音;欲知徵,舌柱齿舌头舌上;欲知羽,撮口聚唇重唇轻。”这裏“五音”就是关於声母发音部位的区别特徵。到宋朝,郑樵(《通志·七音略》)又提出“七音”的理论,认为应该像音乐中“五音”(宫商角徵羽)变七音(增加“变宫、变徵”)、乐器中五弦琴变七弦琴那样,唇舌喉牙齿“五音”也要增加半舌、半齿两类,变成“七音”。早期等韵图《韵镜》《七音略》就是按“七音”列图的。

  
五音与日本五十音图的关系

  

  日本五十音图来自隋唐的五音体系。日本平安时代就把五十音图称之为五音图。五十音图的アカヤ行就是喉音、サタナラ行就是舌音、ハマワ行则是唇音。江户时代后的五十音图和五音体系对应如下:

   喉音 アワヤ行 a wa ya行
牙音 カ行 ka行
舌音 サタラナ行 sa ta ra na行
齿音 サ行 sa行
唇音 ハマ行 ha ma行

[编辑本段]
《洪武正韵》的五音体系
   五音 五行 七音 全清 次清 全浊 不清不浊 全清 全浊
角 木 牙音 见[k]  溪[kh] 群[g] 疑[ŋ]  
徵 火 舌头音 端[t]  透[th] 定[d]  泥[n]  
羽 水 重唇音

  轻唇音 帮[p]

  非[f]   滂[ph]  并[b]

  奉[v]  明[m]

  微[ɱ]  
商 金 齿头音

  正齿音 精[ts]

  照[tʃ] 清[tsh]

  穿[tʃh] 从[dz]

  牀[dʒ]
心[s]

  审[ɕ] 邪[z]

  禅[ʒ]
宫 土 喉音 影[Ø] 晓[h]  匣[ɣ] 喩[j]

半徵 半火 半舌    来[l]  
半商 半金 半齿    日[ʝ̃]  

[编辑本段]
出处
  “五声”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而“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六韬·五音》则云:“夫律管十二,其要有五音:宫、商、角、徵、羽,此其正声也,万代不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可以知敌。金、木、水、火、土,各以其胜攻之。古者,三皇之世,虚无之情以制刚彊。无有文字,皆由五行。五行之道,天地自然。六甲之分,微妙之神。其法:以天清净,无阴云风雨,夜半遣轻骑,往至敌人之垒,去九百步外,偏持律管当耳,大呼惊之。有声应管,其来甚微。角声应管,当以白虎;徵声应管,当以玄武;商声应管,当以朱雀;羽声应管,当以勾陈;五管声尽不应者,宫也,当以青龙。此五行之符,佐胜之徵,成败之机。”《淮南子·氾论训》提到大禹用五音来治国。

  (1)《灵枢·邪客》中把宫、商、角、徵zhǐ、羽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相传是由中国最早的乐器“埙”的五种发音而得名。

  (2)声韵学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宫、商、角、徵、羽,分别与喉、齿、牙、舌、唇的不同发音部位相配。梁顾野王的《玉篇》卷末附图《沙门神珙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以及宋陈彭年等的《广韵》卷末附《辨音五字法》都是这种分法。前者分为喉、舌、牙、齿、唇,所谓自内向外,后者分为唇、舌、齿、牙、喉,所谓自外向内。 戏曲演员准确地掌握了五音的部位,再配合“四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的运用,即能做到吐字准确,称为五音齐全,而不能准确掌握五音的演员,被称为五音不全。

  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音级,有时借代 “五音”。
[编辑本段]
详解
  【宫】

  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do音。“宫”音为五音之主、五音之君,统帅众音。《国语·周语下》曰:“夫宫,音之主也,第以及羽。”《礼记·乐记》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宋张炎《词源·五音相生》亦曰:“宫属土,君之象……宫,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施始生,为四声之纲》。”宫调(式)又为众调(式)之“主”、之“君”,即就其今所谓之“调高”而言。《隋书·音乐志》云:“每宫应立五调”“牛弘遂因郑译之旧,又请依古‘五声五律’旋相为宫:‘雅乐’每宫但一调,惟‘迎气’奏五调,谓之‘五音’;‘缦乐’用七调……”此所谓“宫”,与“均”通。有以宫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曰:“宫七调第一运正宫调,……第六运仙吕宫,第七运黄钟宫。”张炎《词源》亦曰:“十二律吕各有五音,演而为宫为调……黄钟宫(均):黄钟宫(调式)、黄钟商(调式)、黄钟角(调式)、黄钟变(变徵调式)、黄钟徵(调式)、黄钟羽(调式)、黄钟闰(闰宫调式)。”

  【商】

  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re音。“商”音为五音第二级,居“宫”之次。古人认为,“商,属金,臣之象”,“臣而和之”。有以商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入声商七调”。

  【角】

  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mi音。“角”为五音之第三级,居“商”之次。古人以为,“角属木,民之象”。有以角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上声角七调”。在古代的调(式)中,有以角音为调之角调,或有以闰宫为角之角调。

  【徵】

  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sol音。“徵”为五音之第四级,居“角”之次。古人以为,“徵属火,事之象”。有以徵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羽】

  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la音。“羽”为五音之第五级,居“徵”之次。古人以为,“羽属水,物之象”。有以羽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如唐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中的“平声羽七调”。

  【变徵】

  古音阶中的“二变”之一。角音与徵音之间的乐音。《史记·荆轲传》曰:“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宋人亦有称变为闰,曰闰徵。在十二律,通常指较徵音下一律之音(相当于#fa);也有较角音上一律之音(即清角,相当于fa),又《隋书·音乐志》引郑译与苏夔俱云“今……‘清乐’黄钟宫(均)以小吕(仲吕)为变徵”。有以变徵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隋书·音乐志》记载,苏夔曰:“每宫(均)应立五调(式),不闻更加变宫、变徵二调(式)为七调(式)。”郑译答之:“周有七音之律……今若不以‘二变’为调曲,则是冬夏声阙,四时不备。是故每宫(均)须立七调(式)。”众人从之。在宋张炎《词源·八十四调》十二宫(均)下,皆有七调(式),列“变徵”之“调式”。

  【变宫】

  古音阶中的“二变”之一。羽音与宫音之间的乐音。宋人有称其为“闰宫”者。在十二律,有指较宫音下一律之音(相当于si),如《后汉书·律历志》云:“黄钟为宫……应钟为变宫”;亦有较羽音上一律之音(相当于bsi),如《晋书·律历志》云“清角之调(音阶)以姑洗为宫,……太簇为变宫”。有以变宫为主音为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3]
和弦中的五音
       和弦中与根音是五度音程关系的音被称为五音。如三和弦do mi so中so即是五音
【转】
音律宫调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乐理知识。要想弄明白古代的乐理,还要先从现代的乐理说起比较方便。
一、关于五音
从物理上说,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声调的高低源于振动频率的不同。现在的乐谱所用的1234567七个唱名表示这种声音高低的区别。一首歌,一段乐曲,都是由相互关联的若干个音符组成的,这其中必然有一个音给人感觉最为稳定,是占主要地位,就做主音,一般来说,主音就是音乐结束时的那一个音,因为匀乐曲只有以主音收尾,才能给人已经结束了的感觉。若是不以主音收尾,人就会感觉还没有完,当然也有的乐曲故意不以主音收尾,以达到某种意犹未尽的效果,这是题外话。按照高低次序和音之间一定关系,进行到下一个主音的排列,称为音阶。音阶有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之分,五声音阶由12356五个音组成,七声音阶由1234567七个音组成。古代所说的五音为宫、商、角、徵、羽,其音程关系和现在的12356差不多,大致是依次对应的关系。后来出现的七声音阶,就是在这五音的基础上,又加了两个音,叫做变徵和变宫,变宫相当于7,变徵开始的时候却和4不同,它的位置在徵的后面,后来才回到徵的前面,就相当于现在的4。
至于说什么“宫属土,性圆,为君。其色黄,在天符土星,於人曰信;分旺四季”等等,似乎都是古代神秘主义的附会之说,没什么科学根据。
二、关于十二律
现在我们唱歌,通常都要起一个调,可以起得高一些,可以起的低一些,而内行通常都说他唱c调,他唱d调,这么一说,不用试,就知道他唱多高了。这里的“调”就代表声音的绝对音高,而音阶代表的是相对音高。现代的调用cdefgab几个字母表示,再加上升c、降e、升f、升g、降b,一共是12个调,古代的十二律也是这个意思,有人也把它们一一对应了起来,说是黄钟相当于c调,大吕相当于升c等等,这只是为了理解方便,其实现在的c和古代的黄钟的音高并不相同。十二律分为六阳律和六阴律,也有把六阳律称为六律,把六阴律称为六吕,六律和六吕是一一相间的关系,如下所示
六 律
┌───┬───┬───┬───┬───┐
黄 大 太 夹 姑 仲 蕤 林 夷 南 无 应
钟 吕 蔟 钟 洗 吕 宾 钟 则 吕 射 钟
└───┴───┴───┴───┴───┘
六 吕
这些律名的由来,已不可考。
三、调式
前面说了,乐曲中有一个音是主音,以主音为中心构成一首乐曲的一组音的结构形式,西方音乐中分为大调和小调,两种调式,大调是以1为主音,小调是以6(下点)为主音。中国古代的调式更复杂一些,每个音都有以其为主音的调式,如以宫为主音的叫做宫调式,以商为主音的叫做商调式等。有了变徵和变宫以后,也就相应有了以它们为主音的调式,这样加起来就有七种调式,七种调式和十二个调(律)可以任意相互组合,组合共有7*12=84种,就叫做84宫调,比如,以黄钟调演奏的宫调式的乐曲,其宫调就是黄钟宫;以无射的调演奏的商调式乐曲,其宫调就是无射商。
84个宫调只是理论上的数值,实际应用的远没有这么多,后来省略至四十八宫调如下:
黄钟 宫、俗呼正宫。 商、俗呼大石调。
角、俗呼大石角调。 羽、俗呼般涉调。
大吕
宫、俗呼高宫。 商、俗呼高大石调。
角、俗呼高大石角。 羽、俗呼高般涉。
太簇
宫、俗呼中管高宫。 商、俗呼中管高大石。
角、俗呼中管高大石角。 羽、俗呼中管高般涉。
夹钟
宫、俗呼中吕宫。 商、俗呼双调。
角、俗呼双调角。 羽、俗呼中吕调。
姑洗
宫、俗呼中管中吕宫。 商、俗呼双调。
角、俗呼中管双角调。 羽、俗呼中吕调。
仲吕
宫、俗呼道调宫。 商、俗呼小石调。
角、俗呼小石角调。 羽、俗呼正平调。
蕤宾
宫、俗呼中管道调宫。 商、俗呼中管小石调。
角、俗呼中管小石角调。 羽、俗呼中管正平调。
林钟
宫、俗呼南吕宫。 商、俗呼歇指调。
角、俗呼歇指角调。 羽、俗呼高平调。
夷则
宫、俗呼仙吕宫。 商、俗呼商调。
角、俗呼商角调。 羽、俗呼仙吕调。
南吕
宫、俗呼中管仙吕宫。 商、伤呼中管商调。
角、俗呼中管商角调。 羽、俗呼中管仙吕调。
无射
宫、俗呼黄钟宫。 商、俗呼越调。
角、俗呼越角调。 羽、俗呼羽调。
应钟
宫、俗呼中管黄钟宫。 商、俗呼中管越调
角、俗呼中管越角调。 羽、俗呼中管羽调
俗称的正宫指黄钟宫,俗称的黄钟指的却是无射宫,我们中国可能是历史太长吧,一个词常被用来表示不同的概念,这一点确实不如西科学规范。
词是基于唐代的燕乐的,燕乐所用的是二十八个宫调。在元曲中常用的,只有仙吕宫、南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商调、商角调、双调、越调十二种,不同的宫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元代周德清做过一个总结:
正宫、宜调怅雄壮。 大石调、宜风流酝藉。高大石调、宜拾掇坑堑。
中吕宫、宜高下闪赚。 双调、宜健捷激袅。 道宫、宜飘逸清幽。 小石调、宜旖旎妩媚。 南吕宫、宜感叹伤惋。 歇指调、宜急并虚歇。 仙吕宫、宜清新緜邈。商调、宜凄怆怨慕。商角调、宜悲伤宛转。黄钟宫、宜富贵缠绵。 越调、宜陶写冷笑。
当然这个总结也只能说是大致如此,不能一概而论。
【转】
王力教授考究:"这十九部大约只能适合宋词的多数情况。其实某些词人的笔下,第六部早已与第十一部、第十三部相通,第七部与第十四部相通。"这说明词的韵域是相当宽的。上海古籍出版社《诗韵新编》以普通话字音为标准,分为十八部。按其通押情况,平上去声正好合并为十四部,与《词林正韵》大致相似,其中某些上声、去声字,今音同中古音有差异,但同为仄声,通用没有问题。至于入声字,该书分别列在麻、波、歌、皆、支、齐、姑、鱼等八个韵目后面,其中麻、波、歌、皆通用,支、齐通用,姑、鱼通用,只有三个部。前人填词用入声押韵,有的十五、十六部通用,有的十七、十八部通用,也只剩下三部,《诗韵新编》与之相符。前人填词用韵也有的象古体诗那样,凡入声字皆通用,《诗韵新编》也注?quot;八个入声韵部一律通押"。初学者也可以《诗韵新编》作为填词用韵的备查书。
词的平韵和仄韵是泾渭分明的,词调中规定哪一句用平韵,就不能用仄韵;规定用仄韵的,就不能用平韵,除非有另一体。用仄韵的上声和去声可以通押。如《蝶恋花》、《卜算子》、《水龙吟》、《贺新郎》、《永遇乐》等词调。有的按习惯是入声押韵的,如《忆秦娥》、《满江红》、《念奴娇》、《雨霖铃》、《兰陵王》等词调,必须入声韵独用,不得用上、去声混押。
词押韵的方式,依词调而定。一般是小令押韵句较密,如《忆王孙》共五句,句句押韵。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李重元)
《浣溪沙》共六句,除过片句不押韵外,其余句句押韵。小令除《人月圆》个别词牌外,一般二分之一以上的句子是押韵的。中调、长调押韵较疏,句子连着押韵的较少,一般隔句押韵或隔两句押韵。
音律是中国古代关于音乐和其权衡事物的一门学说,并且认为音律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古代的音律分为五音和十二律。

《礼记》说:“声成文谓之音。音之数五。”五音,是指宫、商、角、徵、羽五音。

其中宫属喉音,五行为土,为五音之首,其音极长、极下、极浊;徵属舌音,五行为火,其声次高、次短、次清;商属齿音,五行为金,其声次长、次下、次浊;羽属唇音,五行为水,其声极短、极高、极清;角属牙音,五行为木,其声于长短高下清浊之间。

五音分阴和阳,一变而为十,即太宫、少宫、太商、少商、太角、少角、太徵、少徵、太羽、少羽。

律,本来是用来定音的竹管,古人用十二个不同长度的律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以确定乐音的高低,故这十二个标准音也就叫做十二律。  

从低到高依次为: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太簇又作太蔟、太族、大族、大蔟、泰簇、泰族;中吕又作仲吕;洗,音xiǎn;无射又作亡射,射,音yì。

在十二律中,以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为阳,称六律,又称阳律;以林种、南吕、应种、大吕、夹钟、仲吕为阴,称六吕,又称阴律。两者合称为律吕,后来作为音律的统称。

其他相关释义:

《律历志》说;“宫者,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声之径。商者,章也,物成事明也。角者,触也,阳气蠢动,万物触地而生也。徵者,祉也,万物大盛蕃祉也。羽者,宇也,物藏聚萃宇复之也。”这是对五音其义的解释。

从听觉感觉来说,则是宫音浑厚较浊,长远以闻;商音嘹亮高畅,激越而和;角音和而不戾,润而不枯,徵音焦烈燥恕,如火烈声;羽音圆清急畅,条达畅意。

五音又与五行有密切的联系。《乐纬》说“孔子曰;丘吹律定姓一言得上曰宫,三言得火口徵,五言得水曰羽,七言得金日商,九言得木日角,此并是阳数、”则进一步明确了宫为土、徵为火、羽为水、商为金、角为木的配比关系。

宋朝沈括说:“一律含五音,十二律纳六十音也、尾气始于东方而左行。音起于西方而右行,阴阳根错而生变化、所谓气始于东方者。四时始于木,右行传于火,火传于土,土传于金,金传于水、所谓音始于西方者,五音始于金,在旋传于火,火传于木,木传于水。水传于土、”实际上。五行是顺四季之气而生。五音刚逆五行之序而传。相反相成,错综变化。
【转】我们要确定诗律的声韵标准,必须了解中国音韵的分期。中国音韵分为三期:

  (一)上古音:从先秦到汉魏时期,此时韵文使用汉语的自然韵律,并无韵书。人们对汉语的声韵尚无自觉的知识。关于此期的声母和韵母及韵部等的归纳分析,语言学家们是依据中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为准的,因而《诗经》成为上古音系统的代表。

  (二)中古音:从晋到南宋时期,此期产生了韵书,而且唐宋时期制订了官方韵书,建立了音韵学。北宋颁布的《广韵》为中古音系统的代表。

  (三)近古音:从元代到清代末年,此期的语音发生重大的变化,即中古的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入声消失而分化到平声、上声和去声之中,适应通俗文艺的俗韵出现。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体现了此期音韵特点,成为近代音系统的代表。在近代语音的基础上形成了我们以北京语音为准的现代音系统。

  中国的律诗产生于中古音时期的唐代,当时凡讲四声、平仄和韵,一律依据当时的音韵,而且以政府公布的官方韵书为准。官韵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

  晋代吕静编有《韵集》五卷,分为五篇,每一篇中将同音字排列一起,尚未分韵部。六朝的韵书有十余种,如周研的《声韵》四十一卷、阳休之《韵略》一卷、沈约《四声》一卷、夏侯咏《四声韵略》十三卷。这些古韵书皆早已散佚了。隋代初年(581-589)学者陆法言在家里邀请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等八位朋友,讨论中国音韵问题,评论各种韵书得失,分韵辩音,准备编制一部通行的标准韵书。隋代仁寿元年(601),陆法言根据当时讨论的提纲,著成了划时代的《切韵》。唐代开元年间(713-741),孙愐在《切韵》的基础上加以增补订正著成《唐韵》,作为国家公布的用韵标准。北宋景德四年(1007)崇文馆陈彭年等向朝廷呈上校定的《切韵》五卷,次年大中祥符元年改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由朝廷颁布实施。稍后,丁度等奉朝廷之命修订《广韵》为简本,作为礼部科举考试时考官和士子的使用范本,此简本称为《礼部韵略》。此本经宋代历朝增修,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刘渊奉命编定《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因刘渊为平水(山西临汾)人,故此韵被称为《平水韵》。《礼部韵略》自北宋以来成为官方韵书的正统,此后元代的诗韵、明清两代的官方韵书皆属一个系统。清代康熙五十年(1711)张玉书等奉命编纂《佩文诗韵》为作诗准则;乾隆时礼部尚书周兆基作《佩文诗韵释要》极为简明适用,通行于世。

  从《切韵》、《唐韵》到《广韵》,在音韵方面是属于一个系统。《广韵》五卷,上平声为一卷,下平声一卷,上声一卷,去声一卷,入声一卷。“上平声”与“下平声“并无声调的区别,皆是平声,因平声字最多,故分上下两卷。凡同声调同韵的字汇为一部,平声五七部,上声五五部,去声六十部,入声三四部,共为二○六部。在《广韵》韵部下原注有“独用”或“同用”。凡独用的韵部,在人们作诗用韵时若选此部韵,便不准使用邻近的韵部;凡同用的韵部,注有与某部同用,如“冬”部注“钟,同用”,则此两部韵可以合用;又如“支”部下注“脂、之”同用,则“支”、“脂”、“之”三部韵可以合并使用。因此刘渊编《礼部韵略》时按《广韵》可同用的韵部进行合并,并为一○七部;元代阴时夫编《韵府群玉》改为一○六部,自此成为传统诗韵韵部。本教程所附诗韵常用字表,即是依据《佩文诗韵释要》整理的,它是《切韵》——《广韵》以来律诗通行的诗韵,属于《广韵》代表的中古音系统。

  诗律的声韵标准即是《广韵》音系。我们学习诗律,辨别平仄、四声、韵部,皆依《广韵》音系为准,不容许变通,必须严格遵守。

  因此,我们要学会诗律必须与上古音、近代音和现代音划清界限,尤其切忌以现代普通话语音去比附。《广韵》各韵部的音值,语言学家们只能推测和试拟。我们现在谈格律诗的四声是以《广韵》所列的四声,例如其平声韵各部所收的平声字为平声,上、去、入三声所收之字为仄声;我们作诗用韵,依《广韵》音系简化的一○六部韵。这是规定,不容讨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