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什么是散曲?什么是小令?什么是套数?

【转】
1、什么是散曲?

  散曲,是金、元时期在北方民间流行起来的新的诗歌样式。对戏曲而言,它是一种不具备表演内容的歌曲;对诗词而言,它是一种新兴的诗体。

  散曲的源头是多元的,有来自民间的,有来自传统词乐的,有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但更大的源头不是民间的俗语俚歌,而是传统的词乐。

  散曲之所以称为“散”,是与元杂剧的整套剧曲相对而言的。如果作家纯以曲体抒情,与科白情节无关的话,就是“散”。

  散曲这一概念在明初朱有燉的《诚斋乐府》中最初出现,是与“套数”相对而言,用以指称“小令”的,到明代中后期,始与剧曲相对而言,用以兼指“小令”与“套数”。但是,“散曲”用为对“小令”的专称,这一概念仍不时有人使用,一直延续到近代。直到20世纪初,吴梅、任讷等曲学家的一系列论著问世以后,“散曲”作为“小令”“套数”兼指的概念终于被确定下来。

  散曲,在元代被称为“乐府”“北乐府”“大元乐府”“今之乐府”“今乐府”,称名反映了元代文人对散曲这一新兴诗歌体式的推崇。它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经过长期酝酿,到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即俗语俚曲,尤其是少数民族如蒙古、女真等的乐曲的侵入并与中原正乐融合,导致传统的词和词曲不能在适应新的音乐形式,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可以说散曲的兴起和词的衰退几乎是同时的。金元时在北方起源,故散曲又称北曲。它包括小令、套数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主要形式。散曲从结构上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根据《中原音韵》和明人朱权《太和正音谱》的记载,北曲共有三百三十五调;清人李玉的《北词广正 谱》则列四百四十七调。但其中很多是没有曲词流传下来的,有些则属于杂剧专用的曲 调。散曲中使用的,包括小令和套数在内, 不过一百六、七十调,而常用的只有四十调 左右而已。这些曲调分属于十二个不同的宫 调,但小石调、商角调、般涉调中的曲调 很少,而且只用于套数,常用的不过是五宫 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 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 九宫)而已。  

  散曲的题材和所反映生活内容比较宽泛,不仅有诗词中传统吟诵的内容,如政事得失,忧国忧民,以及骚人墨客触景生情,抒写怀抱等内容;也有里巷细民、贩夫走卒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等通常在“通俗”的文学形式中才得到反映的生活内容。对诗歌体裁有了更广泛的开拓。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曲概》中,把散曲分为三品,一曰深情,一曰豪旷,一曰婉丽。

  散曲的风格比诗词更平易通俗,更直率自然。语言上多用口语,“方言常语,沓而成章”。如关汉卿的《不伏老》套曲,马致远的《借马》套曲等都大量使用口语、俗语,并加以不着痕迹的锤炼,达到“口之欲宣,纵横出入,无之无不可也。”[引自:王骥德《曲律·杂论》:“诗与词不得以谐语方言如,而曲则惟吾意之欲至,口之欲宣,纵横出入,无之无不可也。故谓:快人情者,要毋过于曲也。”的境地,更加自然地、充分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但与同时期的元杂剧相比,散曲始终处在较为边缘的地位。散曲更多地还是由妓女、艺人在酒席宴上歌唱,文人学士为遣怀释闷而作。


2、什么是小令?

  小令又被称为“叶儿”, 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是单只曲子,应是散曲中最早产生的体制,是由民间小唱发展而来,也有不少是从唐、宋词、大曲和诸宫调演化而来的。它的体制与唐、宋诗、词最为接近,与盛唐的一些绝句,五代、北宋早期的小词相比,有不少相似之处。小令由于形式短小,语言精练,适合于抒情写景,历来为散曲作家看重,而且在散曲中无论就质和量来说,都居于主要地位。

  小令中还有带过曲与重头小令。带过曲是三个以下的单只曲子的联合。作家在创作散曲时,作一支小令如果意犹未尽,可以再续一曲,叫做带过曲。但必须同一宫调,并需音律需衔接,最多不可超过三调,不然可作套曲。带过曲还必须一韵到底,不可换韵。常用的带过曲,两调的如【正宫·脱布衫带小凉州】、【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双调·沽美酒带过太平令】等。三调的如【南吕·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都是常用曲牌。

  (注:教材认为带过曲当包括在小令里面,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带过曲应该独立于小令和套数之外,与小令比较它是小型组曲,与套数比较它没有尾声且支数少,曲调名集中标在最前面。)

  重头小令是由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的数支小令组成的,支数不限。与带过曲不同的是,重头小令每首各押一韵,而且各曲可以单独独立。《录鬼簿》记载乔吉有咏西湖的【梧叶儿】百首,是重头小令之最长者。

  联章体虽以同题同调的组曲出现,内容上互有联系,但组曲中的各支曲子仍是完整独立的小令形态,故仍属于小令的范畴。


3、什么是套数?

  “套”最初是用作词中唱赚一体的曲调计数单位,然后由计数单位演变为体式名称。散曲之套数,“套”即是基本单位,此套与彼套是独立的,分散的,相对于剧曲有一定组织结够而言,又称“散套”。

  "套数",又称“套曲”、“散套”或“大令”,是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和唱赚发展而来。它吸收宋大 曲、诸宫调联套的方法,把同一宫调中的许 多曲子联缀起来歌唱,各套曲子的联缀有一 定的顺序,一般用一二支小曲开端,用“煞 调”、‘叹尾声”结束,中间选用的调数可多可少, 短者只有三、四调,长的有联缀到二、三十调的。

  套曲的体制主要有三个特征:一、由同宫调的两个以上支曲组成。异宫调的曲牌如管色相同,可以“借宫”。二、一般说来每套末应有尾声,如以带过曲作结,尾声可以省略。三、全套必须同押一韵。套曲是为适应复杂的内容,合数支曲所组成的格式,在套曲中既可抒情,又可叙事,可以包容比较广泛的内容,不过它的使用范围仍然与诗词一样以抒情为主。由于散套的形式与剧套以及诸宫调等说唱形式相似,所以与小令相比,就语言与意境而论,更明显地带有戏剧、说唱等文学形式的影响。 就曲中加衬字而言,套曲加衬字比小令要多,小令毕竟字数少,要求凝练,不一多用衬字。套数的文体风格(前身为緾令):不避俚俗,多用方言俗语;多用散文句法;多不登大雅之堂的题材内容;游戏纸笔,率意落墨的写作态度。(元明清文学小组讨论)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级第六小组讨论整理)

送个花再慢慢看
令、引、近、慢
大曲以外的单支曲,统称为曲子或杂曲子。因与大曲搬演方式不同而称之为“小唱”又名“清音”“细乐”。
杂曲小唱因音乐和体段不同分令、引、近、慢诸体。都是大曲中某些乐段的名称。一套大曲往往,兼备众体。
1 令
令又称为小令、歌令、令曲、令章。词曲称今,出于唐人宴席间所行的酒令。歌令一岙调短字少,因此,小调短曲也可概称为令。但有些小调并非小令。《渔家傲》一般为令曲,实则为引曲。
令词大多出于时调小曲,但也有部分出于大曲。(甘州令、凉州令等)。出于大曲的小令有不少是字多调长。最多的《胜州令》达到二百十五字,但他们仍然是令词而不是慢词。
令曲的特点是节奏较快。许多令曲有同名的慢曲(浪淘沙与浪淘沙慢、甘州令与八声甘州等)。一般来说是令曲字少调短,但《献天寿令》要长于《献天寿慢》
2 引
引本是古乐的一种名称。引者,导引也。在曲中有前奏曲、序曲的意思。词调中的引曲,个别来自杂曲,多为自大曲。以引为名的词调约四十个,字数在76-140字之间。一般比小令要长。
3 近
近又称近拍。是近拍的省称。近与令、引、慢的区别也在音乐上的体段和节奏上。是指慢曲之后、近于入破的曲调,慢曲用慢拍,曲破用快、促拍,近拍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乐段。近的字数在71-96字。
近于引两类,长短字数大都介于小令与慢词之间,一般被视为中调。
4 慢
慢即是慢曲子的简称。与急曲子相对。慢词一般字多调长,但反过来不能说长调都是慢曲。急曲中长调也不少见。
大曲中的慢曲,又称为“慢遍”。中序部分的各遍基本上是慢遍。宋代的大多数新腔都是慢词。
令引近慢各有不同的节奏和唱法,它们的区别首在音乐而不是文辞。把词调分小令、中调、长调是明中叶开始的。明嘉靖时,上海顾从敬所刻《类编草堂诗余》以小令、中调=长调分调编排,是此分类法之始。清代毛先舍《填词名解》定出了“58字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外为长调”,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尽管这种说法沿用至今,未尝没有实际意义,但拘泥于字数绝不是什么古人定例。词调的分类关键在音乐而不是文辞。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