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争鸣] 论书法艺术(转载)

  书法究竟是什么?
  有人可能会说:书法就是写毛笔字嘛。其实,这完全是一句似是而非的伪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书法的定义是: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
  从表面上看,书法就是书法家写毛笔字;字面上解释,书法就是书写汉字的正确方法。但是,书法并非简单的写字,甚至是和写字不可同日而语的两码事。
  我认为,书法是一种独特的、融心灵思维和文字为一体的视觉艺术,如果说绘画是直观的视觉艺术,是形象的艺术,那么,书法就是理性思维的抽象艺术;绘画是用形象说话,书法是用抽象说话;绘画是形象,书法却并非形象,而是思维、学识、修养、心胸、眼界、文化、性格、气质等等综合素质在书写的过程中,留在纸面上的个性化的偶然性笔墨痕迹……
  绘画是用点线面构成图画形象,书法虽然也是用点线面来表现,但是,并非构成图画形象,而是构成文字……
  书法和绘画的根本区别在于,绘画是形象,书法是抽象;绘画是图形,书法是文字。
  
  圣君对书法的学术定义是:书法是文字和情感思维水乳交融、有机结合的舞蹈与造型;是使用毛笔书写汉字时的心手合一的个性化运动轨迹和笔墨痕迹;是视觉艺术中的一种独特的抽象表现形式。
  书法分为楷书(真书)、行书、草书、隶书(八分书)、篆书等等;楷书顾名思义就是楷模的意思,是汉字的标准规范字体;行书顾名思义就是书写速度较快、有如行云流水的字体;草书顾名思义就是书写潦草飞快的字体;隶书的本义就是奴隶书写的字体;篆书的本义就是书写在竹简上的古字体。
  弄清楚了书法的定义之后,我们再来谈谈如何欣赏书法艺术:

  究竟如何欣赏书法艺术呢?

  既然书法是一种视觉艺术,那么欣赏书法艺术就应该从形式和内容这两个基本方面着眼;书法的形式美因人而异,因帖而异,因时代而异,多种多样的书法艺术形式、充分表现出汉字在二维平面空间里的丰富、多样、精彩和奇妙的章法、布局、构成、安排和变化;书法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有诗歌、有书信、有心得、有文章、有经书……无论什么内容,都是与书法形式相得益彰、和谐一致的。清代书法家包世臣说过: “书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质”;性情是指书法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修养、情绪、情感、情操、风格、气息、神韵、意境、文化与性格等等诸多方面,这是书法家的内在涵养与品质;而形质则包括了诸如字形、字体、笔画、用笔、结构、章法、布局、用墨习惯以及浓淡枯润的变化等等诸多方面,这是书法作品的外在形式。比如,我们在欣赏古代书法的时候,往往会欣赏篆书的古朴、雄浑、遒劲等等;欣赏隶书的开阔、洒脱、大气等等;欣赏楷书的端正、严谨、法度等等;欣赏行书的自由、潇洒、自如等等;欣赏草书的简约、快速、流畅、神韵和千变万化等等,从古代的字帖中我们可以欣赏、感受到晋之韵、唐之法、宋之意、元明时期的不同姿态……

  书法欣赏分为两种层次:第一种层次是初级欣赏层次,就是欣赏者在熟悉了古代传统书法或者名家书法之后,可以用古代字体和名家字形作为标准来衡量一切书法形式,凡是相似、接近传统和名家的书法,都会唤醒欣赏者大脑储存的书法标准,会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亲近感,进而产生愉悦感,最后是认可感,因此初级欣赏者尚处于入门阶段,就像少年儿童看书展的时候,一般都会首先选择楷书认为是好作品,因为他们能够认识楷书,看懂楷书,而那些草书、篆书,他们就不喜欢,他们会说:“乱七八糟的,胡写乱画”,因为他们看不懂;第二种是高级欣赏层次,在进一步提高学习和修炼能力之后,欣赏者知道仅仅是模仿得很像的高水平作品,并不能叫做艺术作品,只能叫做合格的习作;而有所创新、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作品,才是最好的艺术作品,于是他们不再用传统和名家的作品标准来衡量,而是用创新、独特和个性的要求来衡量书法艺术作品……
  欣赏书法作品的过程一般经过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整体通览,我们在欣赏书法作品的时候,首先进入眼帘的往往是远距离的整体效果,即所谓“大感觉”,当我们对整体布局、章法、神韵、意境和气势等等通观之后,就会进入书法欣赏的第二步:近观,也就是逐行逐字欣赏间架结构、字形特点、笔画安排、个人风格以及独特造型等等诸多方面;第三步进入微观阶段,也就是细品和挑毛病,比如看看每个字的笔画、用笔、运行、转折,甚至精细到一点、一撇、一捺、一横、一竖、一折、一提、一勾等等方面,探究是否老道、成熟、精致、标准、饱满、到位,是否无可挑剔,如果毫无瑕疵,我们就会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满足感、欣喜感、敬佩感,从而彻底完成了欣赏书法的全部审美行为和心理过程。反之,我们就会留下美中不足的遗憾,甚至产生批评的态度、情绪和心理。
  
  初学者一般都是从欣赏楷书开始入门,楷书既是学习书法的基础,也是欣赏书法的基础,因为楷书的标准和特点,简单明确,一目了然,容易入门,因此便于掌握要领,并且进行评价和欣赏,楷书的标准是书法艺术中最简单基本的标准,大体上要求字形端正,字体标准,横平竖直,笔画饱满,运笔到位,结构匀称,布局合理,配合协调、法度森严等等,给人一种正气浩然之感,令人赏心悦目,心平气和;楷书又称为真书(包括正楷和魏碑),充分体现出楷书的严谨法度,端庄方正,间架结构和笔画特点。魏碑的特点的刚劲有力,古朴雄奇,险峻天然;而楷书在此基础上,强调法度森严,结构严谨,笔画标准,端庄秀丽;由于时代的不同,造成书法的特点不同;就算是同一时代,也会由于个人的不同,导致书法特点的不同,例如颜真卿和柳公权,同属唐朝中期,而且柳公权师承颜真卿,但是,他们的书法风格是迥然不同的,后人称之为“颜筋柳骨”,具体来说就是:颜真卿的书法字形开阔,横细竖粗,棉里裹针,被称为颜筋;柳公权的书法严谨挺拔,钢筋铁骨,被称为柳骨。再以钟绍京的小楷《灵飞经》为例,他是楷书先驱钟繇的后裔,家里收藏有二王、褚遂良等人的真迹成百上千,我们会发现《灵飞经》在小楷字帖中的确出类拔萃,笔画研美,规整俏丽,藏锋护尾,字形稍扁,端庄平稳,主横、捺脚和折鈎略显夸张,充满神韵……
  而欣赏行书就比欣赏楷书复杂一些,需要欣赏者的艺术修养更加全面、丰富和高深,因为行书的风格因人而异,以奇为正取代了横平竖直、端正标准的楷书原则,个性追求成为行书的第一要务,有法而无法,神韵、气息、意境、修养、风格、情绪、情感等等跃然纸上,宛如行云流水、一览无余……

  让我们来比较、分析和欣赏王羲之被后人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与颜真卿被后人赞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稿》,以及苏东坡被后人赞誉为天下的三行书的《寒食帖》:

  《兰亭序》是王羲之在永和九年与文人雅士朋友们玩曲水流觞游戏时即兴书写的,当时,王羲之酒意酣畅,心情愉快,信马由缰,一挥而就,挥洒自如又不失法度,体现出一种不偏不倚的中庸书风,通篇字体行楷相间,转换自然,布局疏朗,才思敏捷,灵感泉涌,难免有笔误、写错,随即被随手涂涂改改,甚至添加,但是,并未破坏整体的艺术效果和高雅意境,反而通过两者对比,更加彰显出书法的神韵,兰亭序通篇324字,“之”字24个,“不”字7个,“一”字6个,“所”字5个,“足”字3个,感、怀、畅、会诸字都有重复,但是王羲之在笔画写法、结构安排、姿态造型上各不相同,变化丰富,毫无重复之感,字体行中偏楷,楷中见行,楷行相间,字距宽松,行距开阔,用笔圆润方折,遒劲有力,结体严谨又不失疏朗,给人一种稳健潇洒、端庄空灵的感觉,正可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充分体现出魏晋文人士大夫放浪不羁、不拘小节而又收放自如、不温不火、游刃有余、颇具定力的儒雅风度……
  《祭侄稿》是颜真卿为追祭惨遭叛军杀害的侄儿所写的祭文,全文268字,圈涂34字,体现出颜真卿满腔悲愤、无限伤感、借酒消愁之时,一气呵成的状态,通篇天马行空,行草相间,篆籀用笔,线条圆润,如锥画沙,悲伤至极,笔误迭出,虽然多处圈圈画画、涂涂改改,却恰如其分地反映出颜真卿当时的悲痛心情难以言表的真情实感,字体行草相间,密密麻麻,一开始情绪尚能控制,笔速沉缓,字体均匀,行楷相间,我们好像能够感觉到泪水在颜真卿的眼眶里打转转;到后来,笔速加快,字迹变为行草相间,情绪无法控制,字体逐渐放大,让人感觉到颜真卿悲到极点,抑制不住的感情终于爆发,眼泪夺眶而出,山呼海啸,一泻千里,那些涂涂改改的笔迹,如同录音带一般记录并且传达出颜真卿的抽泣与哭号……唐朝重视楷书,法度森严,后人评价唐人尚法,颜真卿的楷书本身就是以法度严谨著称,然而,在《祭侄稿》中,颜真卿全无法度,豪放随意,反而更加衬托出他的悲愤心情……
  《寒食帖》是苏东坡被贬黄州时书写的,与前两篇相比,《寒食帖》却有着独特的意境,同为行楷,它字体章法布局更接近于《兰亭序》,不过却与《兰亭序》大不相同,王羲之的书法虽然韵味十足、风流倜傥、潇洒随意,但是字字规矩,法度森严;而苏东坡的书法完全不受法度的限制,笔画洒脱,个性强烈,在情绪的控制上,《寒食帖》却更加接近《祭侄稿》,前半段字体稍小,情绪尚能控制,后半段,情绪失控,字体逐渐放大,如泣如诉,但是字形依然保持楷行,并未潦草,没有重复《祭侄稿》,总体感觉,《寒食帖》正好介乎于《兰亭序》、《祭侄稿》之间,如果说《兰亭序》体现出王羲之的喜悦的心情和胸怀、《祭侄稿》寄托了颜真卿悲愤的感情和哀思,那么,《寒食帖》则表现出苏东坡的哀叹孤独的情绪和愁意,三篇行书各有偏重,各具特色,正可谓珠联璧合,难能可贵……
  欣赏草书更是高深莫测,非一般人所能,草书的字形龙飞凤舞、随意挥洒、酣畅淋漓、虚实变化、穿插相让、粗细对比、恣意率性,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但是,如果你不了解草书的基本笔画和写法,那么,你就无法进入草书的世界……

  让我们看看明清之际大书法家王铎的草书《杜甫诗卷》,王铎的草书长卷有两件,一件是纸本,藏于上海博物馆,另一件是绢本,藏于辽宁博物馆,都是在他降清之后晚年书写的,此时,他的书法日臻完善、高度成熟、炉火纯青、游刃有余,《杜甫诗卷》笔势险峻,豪放稳健,收放自如,苍劲有力,节奏明快,有时行笔停停断断,线条若隐若现,若明若暗,连中有断,断中有连,潇洒雄健,虚实相间,行云流水,千姿百态,变化无穷,龙腾虎跃,铿锵有力,自然天成,不加雕饰,行笔线条中出现大量的枯笔飞白,这似乎成为他草书的一大特色,这在古代草书作品中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王铎的草书集百家之长,融会贯通、独树一帜、别开生面,开一代新风。可惜的是,由于后人诟病其身为明朝臣子却甘愿降清又做清朝高官,和赵孟頫一样没有骨气,于是,殃及鱼池,连带其书法也和赵孟頫的书法一样遭受不公正的对待,受到冷落。因为自古以来,人品既书品的评价体系和审美观念已经定型,成为评定书法高下、优劣、雅俗的尚方宝剑和圭臬尺度,导致许多优秀书法长期受到排斥和冷落……我个人认为对于艺术作品而言,这完全是不公正的,艺术与所谓的人品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
  由于李斯的《用笔法》和萧何的《论笔道》已经失传,那么最早的古代书法理论就应该是东汉崔瑗的《草书势》,蔡邕的《笔论》、《九势》、《篆书势》,以及赵壹的《非草论》等等。但是,古代的书法理论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都是含糊不清的;传统的书法欣赏与评价大多是在字形风格的基础上概括、想象、联想、比喻、象征,一般是用形容词来描述,比如张怀(王矔)评价钟繇的书法“其书古雅,道合神明”;评价王羲之的书法“真书(楷书)研美,粉黛无施”;评价张芝的书法“劲骨天纵,草则变化无方”;康有为评价倪元璐的书法“新理异态尤多”;或者是用自然意象、神态比拟,比如梁武帝萧衍评价钟繇的书法“云晧游天,群鸿戏海”;评价王羲之的书法“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阕”苏轼评价米芾的书法“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三是用人的精神面貌来象征,比如袁昂评价王羲之的书法“爽爽有一种风气”;欧阳修评价颜真卿的书法“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
  由于没有在美学、心理学和艺术性理论上论述,古代的书法欣赏与理论既不专业,也不准确,更不深刻,总有隔靴搔痒之感,让人不得要领,不知所云,如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全新的、专业的书法欣赏和批评的理论系统;
  篆书的欣赏,则需要欣赏者具备丰富的古代历史知识和古文字的修养,否则就会面对篆书不得要领、无法欣赏,篆书历史久远,字体繁多,有甲骨文、金文、篆籀、六国文字、小篆等等,篆书的特点是笔画圆润,结构匀称,圆弧造型,线条粗细均匀,造型古朴内敛,有些文字象形的特征明显,如果你没有深厚的古典文化知识,就难以正确地解读和欣赏……
  
  隶书虽然脱胎于篆书,却一改篆书的圆弧造型,变圆为方,笔画粗细变化,形成了横平竖直、上下紧密、蚕头燕尾、燕不双飞、左右分展,排列均衡,平中求奇的艺术特点……
  
  欣赏书法本身就是需要很高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的,不是你想欣赏就能欣赏的,一个不学无术的门外汉,一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一知半解的江湖混混,因为无法区别书法的雅俗之分,因此是无法欣赏到书法艺术的真谛的。具体地说,如果要欣赏篆书,你就必须学习和掌握篆书知识,了解夏商周一直到秦朝时期的文字知识;如果要欣赏隶书,你就必须学习和掌握秦汉时期的文字知识;如果要欣赏楷书、行书、草书等等,你就必须学习和掌握汉唐时期一直到民国之间的文字知识。不仅如此,你还必须了解历朝历代各个书法家的身世经历和性格爱好,以及他们出自何门何派等等等等。只有在充分、全面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了中国汉字发展变迁的历史和各个书法家们与众不同的身世经历,以及历朝历代不同的书法流派及其各自特点之后,你才能充分准确地欣赏书法艺术的奇妙美感和神奇魅力,享受书法艺术给你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否则你只能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只会看热闹;猪八戒吃人参果——食而不知其味!这就是俗话说的: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如果要进一步提高欣赏书法的水平,那么就不仅仅是看书学习就够了,而要更进一步,持之以恒地进行对古代书法字帖的临习,临习越多,水平越高,临习越久,水平越深,长此以往,坚持不懈,你才能慢慢变成真正的书法鉴赏家。
  纵观中国书法史,我们可以发现,从《兰亭序》到《祭侄稿》再到《寒食帖》,它们之所以受到历代书法家和书论的重视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内在规律和独特之处,究竟什么是它们的内在规律和独特之处呢?只要认真地进行学术性的对比和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它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反叛和创新,《兰亭序》一反汉隶、章草结构笔画和造型特点,甚至连钟繇以来的楷书风格也一反无遗,独创了王羲之自己的独家面目“王字”,这才是《兰亭序》的真正价值;而《祭侄稿》又一反《兰亭序》以来的行楷特征,字形结构与笔画转折变方角为圆角,这就是米芾所说的“篆籀气”,颜真卿反叛了王字风格,创立了独特的颜字风格;《寒食帖》也是如此,一反《祭侄稿》的篆籀气用笔和圆弧线条,同时也一反《兰亭序》的魏晋玄学含蓄中庸纤巧的儒雅风度,直抒胸臆,大起大落,粗犷率性,形成了独特的苏字特点。因此,它们才会在书法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由此可见,反叛和创新才是艺术与书法的最高目标和境界,才能在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否则,如果一味的继承传统模仿前人,必将被历史淹没、淘汰和遗忘。
  书法创作是书法艺术的最终目的和最高表现形式,在不断提高书法欣赏的水平和临帖的能力之后,一直到了学识渊博、炉火纯青、厚积薄发的程度,就可以进入书法创作的阶段了;要想创作书法,必须首先临摹古代碑帖,临摹古帖是欣赏书法的基础,更是书法创作的基本功,没有临摹实践的欣赏,属于盲人摸象;没有临摹功底的书法创作,纯属瞎子骑马,不可能到达书法的艺术境地;因此,艰苦、寂寞、长期的临帖可以说是通往书法艺术真谛的必经之路和积累过程;王羲之把临帖和创作视为一体,称之为“临创”,他认为:“一遍正手脚,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
  具体说来,临帖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追求形似,每一个字都酷似原帖,没有错误;

  第二个阶段追求精道,要求一笔一划、一撇一捺、一折一钩都到位和精致;

  第三个阶段追求整体,要求通篇布局、整体气势、谋篇章法面面俱到,宛若原帖,想要达到这个阶段非常难,没有五年八年的刻苦临帖是不可能达到的;

  第四个阶段追求神似,在完成和达到了前面三个阶段之后,就要追求和体现出原帖的神韵和境界,这个阶段最难,这不是仅仅靠临帖就能达到的,还必须博览群书(包括哲学、美学、文学、科学、历史、社会学、考古学、甚至包括宗教等等等等),增加修养,开阔眼界,修身养性,提高品位,否则无法达到,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渐入佳境,人书俱老”。
  有许多人面临着入帖容易,出帖难的问题,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临帖,陷进了入帖之后无法自拔的窘境,本来想成为书法家,结果却被传统捆住了手脚,变成了书匠甚至是书奴。这是为什么呢?今后又怎么办呢?

  我认为这是由于其自身学识单一、修养单薄、眼界狭窄、思想僵化、文化陈旧、观念落伍、缺乏思考所造成的封闭通病后遗症,要克服这种弊病,就必须博览群书,广临古帖,不拘泥于一家一帖的局限,融百家之长于一炉;临帖不是机械的复制、克隆、重复,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仅仅是一台人体复印机而已,既然如此,那么干脆买一台复印机就可以了,不必亲自临帖,复印机比你临帖的效果更精确千百倍;我们强调临帖,不是死临帖,临死帖,而是博采众家,取其精华,集百家之长,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杨雄说:“书,心画也”。

  书法创作是书法家运用笔墨形式和自身修养,独立书写高品质汉字痕迹的创作过程;或者说,书法创作是书法家运用笔画、运笔、结体、章法、用墨、行气的过程,笔画是书法语言的基本要素,笔画不好,书法不佳;运笔是书写汉字的运行方法和手段,不同的运行轨迹留下不同的笔墨线条;康有为说:“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奇妙”;运笔犹如在纸上跳舞,通过提、按、顿、挫、圆笔、方笔、中锋、侧锋、順锋、逆锋、粗细、轻重、虚实、急徐、曲直等等手段和技巧,充分体现出书法线条的力度、节奏、美感等等;结体是字形结构,是单字的造型,是各种笔画的有机组合和恰当的布局安排,就像七巧板拼图一样,在千变万化的同时,体现出匀称和谐的美感;章法,也叫做布局,是书法作品的排阵布势,书法家将所有书写内容巧妙安排,有机组合,虚实相间,疏密对比,黑白衬托,千变万化;行气是指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连贯、呼应、笔断意连的相互关系;用墨是指墨的干湿浓淡,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太干生燥,太湿臃肿,因此可以说:墨生肉,水生血,书法和用墨是血与肉的关系;书法创作是书法家把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文化、艺术修养、语言风格和审美情趣以汉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传达给广大观众。书法创作需要灵感,要有灵气、灵性,“三灵”不是无中生有、从天而降的,而是在平时不断的学习、临习、思考中慢慢培养、凝聚起来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如聚沙成塔、积水成湖或者滴水穿石;因此虞世南在《笔髓论-契妙》中说:“故书道之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字之态度,心之辅也,心悟非心,合于妙也……必在澄心运思至微妙之间,神应思彻,又鼓瑟纶者,妙响随意而生”。
返回列表